“小年过后人流量就大了,春节假期,路两边的车排长队,农庄天天爆满,真是回来对了。”正月初,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武店村,渠首农家小院农庄老板贾晓东笑呵呵地说。
“变化太大了!农庄后面是汤山,原来是废弃采石场,山体植被破坏,水土流失严重,‘晴天一身泥,雨天一身灰’,环境极差。我们村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仅1公里,中线干渠修建时,土地被征用,后来我一直在外务工。”近些年,家乡的变化,让他直呼“想不到”。
“汤山是石漠化荒山,生态修复难度大。为了保护丹江水质,政府下大工夫对汤山进行绿化改造,造林员们用挖掘机在山上开一条通道,然后用工程车把土、水、苗运送上山。”武店村党支部书记沙聚富说,车上不去的地方,他们就肩挑手抬,把土一袋袋搬上去,用水壶提水浇灌树苗。
据了解,2019年以来,淅川县组织实施汤山区域综合开发项目,整合林业、水利、对口协作等涉农资金,修复矿口和整治梯田800余亩、造林绿化1800亩,并建成移民纪念馆、九重阁等设施。2020年,占地面积约5000亩,集观光体验、水源涵养于一体的汤山湿地公园建成投用。
汤山湿地公园建成后,石山变青山,山区变景区,风景变“钱景”。
“武店村地处核心水源区,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,农产品更有市场竞争优势,又紧邻汤山湿地公园、渠首大坝,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越。”省委组织部驻武店村第一书记刘强说。
刘强介绍,在镇村的带动下,武店村建起了1800亩的软籽石榴产业园,打造了汤山渔村民宿、汤山湿地公园儿童游乐场、田园综合体、小型包装饮用水厂,群众收入和集体经济发展连年增加,“生态红利”不断释放。
贾晓东就首先吃到了“生态红利”。看到家乡发展的潜力,2024年,他决定返乡创业,在汤山湿地公园脚下,开办渠首小院农庄,专做丹江鱼等淅川特色菜。
“2024年‘五一’试营业,一开张就宾客不断,我们夫妻二人现在的重心都在渠首小院上,儿子和闺女有空也会来帮忙,一个月营业额能达到3万元以上!”贾晓东高兴地说,闲暇之余,他还会通过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,为更多游客提供便利。
如今,在武店村,吃上生态饭的不只贾晓东一家。蝴蝶兰基地、渠首果蔬基地、汤山渔村农家乐、湿地公园小吃街等生态文旅产业,带动周边村民1000余人次就业增收,2024年,武店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70万元。(王晓燕)
标签: 河南淅川 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武店村